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(王仁宏)“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強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?!苯裉焐衔?,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、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吳晨在由全國婦聯等7部門聯合舉辦的“科技創新巾幗行動”啟動式上作交流發言時表示,作為一名健康領域的女科技工作者,將積極響應“科技創新巾幗行動”的倡議,繼續沿繼先輩傳承,肩負病患期待,融匯女性細膩,將科研與臨床有機結合,始終堅持為患者服務。
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、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吳晨 人民網記者 于凱攝
太行山紅旗渠一帶的林縣是食管癌高發區,從1958年開始,北京醫療隊前輩們扎根這里開展早防早治工作。1998年以來,林縣當地食管癌的發病率降幅達42% 。五代人六十余年的科研堅守,串聯起我國食管癌研究的歷史。包括吳晨在內,每一批醫療隊中都有大量女性醫護和科技工作者的身影。
“我是從 2006 年開始去林縣的。在農村搞篩查和預防很辛苦,,生活方面的困難是次要的,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,得到村民的理解和認可,讓他們知道腫瘤早篩查、早治療的重要性?!眳浅空劦?,在研究中,我們不僅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,也使我們的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,發表在了國際一流期刊上,成為腫瘤早篩領域國際上的引領者。
“作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移動P3檢測隊隊長馳援武漢,60 天的抗疫經歷讓我刻骨銘心。其中,在4.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。我深切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,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和醫務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責任感。 ”據吳晨介紹,去年馳援武漢回來后,我們團隊用一個月時間集中攻關,對傳統的核酸檢測技術進行整體升級,將建立病毒文庫這一限速步驟的時間從原來的 10 小時縮短到 4 小時,這也是該領域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速度。
吳晨表示,只有掌握關鍵核心技術,我們才能 “應萬變” , 無論發生什么樣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,都可以迅速優化,應急使用?!拔覀冄邪l團隊有1/3是女性,未來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,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?!?nbsp;